梦幻天堂·龙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1-31] [美国][爱情][家庭作业][高清版BD-R/362M][中字][年轻演员的出色处女作]

[复制链接]

0

主题

4453

帖子

5845

积分

海龙王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积分
58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0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  名 考试过关的艺术/家庭作业
◎片  名 The Art of Getting By
◎年  代 2011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爱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6.2/10 (1,694 votes)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024 x 576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01:23:19
◎导  演 加文·维森 Gavin Wiesen
◎主  演 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George Zinavoy
      艾玛·罗伯茨 Emma Roberts ....Sally Howe
      迈克尔·安格拉诺 Michael Angarano ....Dustin
      伊莉莎白·里瑟 Elizabeth Reaser ....Charlotte Howe
      Sam Robards ....Jack Sargent
      艾丽西亚·希尔维斯通 Alicia Silverstone ....Ms. Herman
      布莱尔·安德伍德 Blair Underwood ....Principal Bill Martinson
      丽塔·威尔逊 Rita Wilson ....Vivian Sargent
      贾拉斯·康罗伊 Jarlath Conroy ....Harris McElroy
      Sophie Curtis ....Chastity
      Ann Dowd ....Mrs. Grimes
      马库斯·卡尔·富兰克林 Marcus Carl Franklin ....Will Sharpe
      Ann Harada ....Mrs. Dougherty
      Dan Leonard ....Nick
      Maya Ri Sanchez ....Cynthia
      Sasha Spielberg ....Zoe Rubenstein
      Andrew Levitas ....Javier
      Zoe Portanova ....Zoe's Friend
      Shelby Kovant ....Party Girl (uncredited)
      Sarah Seeds ....Coctail Waitress (uncredited)
影 评
之前看到片名出来,以为又是一部美国式的校园浪漫喜剧,后来看到预告片,一股文艺气味就从透着敏感神经和慵懒的慢镜头和纽约市透着点淡蓝色忧郁的画面里渗了出来。从预告到整片,配乐是不得不使劲强调一下的亮点,甚至有点喧宾夺主地重新平衡了故事的节奏和镜头里面的情绪。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台词充满了不少惊喜,加上所有这些辅助元素的运用果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情节和剪辑的不足,甚至反让零散的情节发展巧妙地配合了主人公有些神经质和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或者说,这就是导演自己的内心和意识反射,一个导演的银幕处女作,也许不过是为了宣泄一种积压了很多年的情感和思考。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两个不错的年轻演员。
  
  看完了整部电影之后,我搜遍了整个脑袋里面的美国年青男演员,却想不到一个能取代海默来胜任George这个角色的人。这个来自伦敦充满英伦气质的90后男孩,从《寻找梦幻岛》开始,似乎就已经习惯了诠释这种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超出实际年龄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小孩角色。与August Rush以及《吐司》里面的Nigel有点像,George有着特殊的天赋和对世界的感悟力,内敛而复杂。但是不同的是,这里更着重想刻画的,是George的内心成长和思考。I am a free thinking individual。George这样诠释自己的行为。他并非孤僻,但如他自己所说,he was happy,open,curious,而如今不如以前。他并不讨厌,他关心老师和父母的感受,于是不得不参加学校活动,为让老师生气而抱歉,记得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愿意为一个陌生女孩背黑锅。他有天赋,也并非懒惰,所以学校和老师一次次给他机会。他有细腻的视角和独到的领悟力,但是,如他自己所说,他遇到了一个动力问题(a motivation problem),不是关于学校,而是整个人生。
  
  美术老师应该是最能理解George和他的天赋的人了,起码我这么觉得。但艺术是不能离开对生活的热情的,一个对一切冷漠的孩子,根本看不清他自己内心的渴望和热情,如他梦里空白的画布。他一直希望George能走的更远一点,看清自己的心,看清生活的希望,他多年的困惑与迷茫那时都将消散。出口只在咫尺,却如困兽。George有着细腻而敏锐的认知力,也许这源于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独特甚至更为激烈的爱,如果不是太热爱,又怎么会因为看到一个遥远的幻灭就如此失落。
  
  George与家庭作业,或者说与学校甚至是与被外在加到身上的一切的对抗,是故事表面的一条明朗的主线,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天才少年从颓废到奋起的故事,而是一个青春期有着敏感神经和丰富内心世界的男孩发现自己和生活的故事。It’s all about finding yourself and grow-up.
  
  在他小的时候,George读到了一串关于死亡率的数字,就奠定了他对人生的认识——We live alone, and we die alone. Everything else is just an illusion. 他意识到与人终将孤独地死去这个无法对抗的命运相比,一切都没意义了,包括作业。当Unfortunately出来的时候我想老师都气炸了,但他却表现的十分严肃。因为这个牛角尖钻得让他许多年想到半夜睡不着觉,也直接导致了他无休止的困惑和消极情绪。I was depressed,他总是这么说。一个小孩就把活着的神马都当成浮云,那循规蹈矩地在这个社会圈子里挣扎又有什么意义呢?他选择就这么过,对一切无动于衷,每天不停地在书上画画,坐在饭厅里看一本很薄的Camus的书,没人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他的表达方式也没人理解,人们觉得他很怪,他都漠不关心,而且觉得很好,直到他遇到了看似开朗,其实同样有着内心复杂的Sally。命运看似冷酷无情,却这样巧妙而神奇,但我想在屋顶的那一刻,George一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Sally在他生活中的介入,是他开始重新认识人生的转折点。两个孩子在彼此相处中的成长和二人友情的微妙变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故事深处主线的一部分。生命中总是有一些人,刚刚认识,就能敞开心扉。Sally认识George的第一个下午,就一口气向他展示了自己全部的生活,单亲妈妈,和自己的过去。George带她逃课,过了一个伍迪艾伦电影式的一天。她让George进入了自己的圈子,认识新朋友,带他参加party。看似两个世界的孩子,彼此坦诚。直到Sally有一天跟George说,你是我唯一的真正的朋友,我需要你。在George消失时候,努力想弥补两人友情的时候。我们终于知道,其实,Sally和George是一样的。两个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曾一样孤独和悲伤。他们都看不清自己的生活,迷茫甚至不知所措。
  
  Sally的离开,家庭的破裂和母亲的坚强让George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深沉而强烈的爱,而当这种爱与对所爱的人的责任连在一起时,将冲破孤独,这就是成长。George开始写作业,计划自己的未来。他开始用心画画,寻找老师要求的真实的自我,把所珍爱和所有无所畏惧的勇气都付诸画笔。爱是艺术的灵魂,就像《超市不眠夜》里面的Ben一样,他闭上眼睛时,空白一片的画布上,只有她的影子。
  
  其实我们努力地活着,不因我们终将死去,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所爱的生命更有力量。
  
  Sally让George终看清了自己和自己的人生,I was nothing. I felt by nothing. You changed that. 临走的前一晚,他说出了心中的话。而没看清的是Sally,但一切已经不重要,纽约的夜晚,Sally和George牵手走在路上,天亮之前,一切都不重要,今天之后,我们将各自开始另一段旅程。
  
  当金色的光透过窗帘洒在Sally脸上的时候,她低着头说出,I love you, too 的时候,这一切太美了。George静静地坐在公园里,微亮的天色和纽约清晨的灯光里,他放走了她,她却让他不再孤独。You know we’re gonna be together one day. We have to sort through our messed-up issues… It’s a long life. 不管未来在哪里,生命很长,一切没有是结束,等我们收拾好混乱的生活,命运终会把我们拉回到一起。两个孩子之间,一个关于一辈子的诺言,不论中间经历怎样的人和事,他们已经是彼此认定了的终点。
  
  本来以为一切都应该在这结束,在毕业典礼那一天画上句号,两小无猜的初恋故事本应留下一个美丽的遗憾。也许这就是导演的故事原本的结局。看到这里我已经开始幻想后面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相见恨早》。两个从年少时相识相知,明明深爱彼此的人,辗转十几年,却在追逐中不断错过,尽管结果仍然是好的,这过程太苦了。也许甚至终不得兑现诺言,命运太残酷了。然而电影真实的结局似乎被诟病的重点,就像《初恋那件小事》一样,刻意安排的happy ending似乎显得烂俗和多余,破坏了本来酝酿好的气氛。但如果命运可以改剧本一样编排,又何必自寻烦恼。也许导演就是想让这个故事在自己的作品里圆满,不为票房,也不为迎合评论家的口味,如此其实也挺好。
  
  一个肩负家庭的财政危机,一个追求独立自力更生。“你接下来怎么办?”“不知道。”这何尝不是Sally想问George的问题呢。然而,即使终点是一场孤独的完结,这个dying的过程中,他们不再独自一人,当拉起手的一刻,天塌下来又算得了什么,何况生活呢?
◎简  介 
剧情
  乔治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子,十几岁的他觉得生活似乎寥无新意,课堂、老师、同学更是无聊透顶。他有一手绘画的绝活,他总是在课堂上涂涂画画。他从来没有做过作业、也没有认真听讲。哪怕是在自己最擅长的绘画课上,他也不按常理出牌。
  后来,他的生活中闯进了一个漂亮的女生--萨莉。萨莉在学校里是一个万人迷,但是她的内心却很忧伤和悲哀。两个人都觉得世间百无聊赖,所以他们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乔治和萨莉的爱情发展得很快,他们在一起玩闹、用对方的关心化解自己父母的矛盾和家庭的烦心事。可是,爱情来得快,消逝得也很快。乔治已经高年级了,他面临着毕业的问题。多年以来对课业的忽视让他尝到了苦头。随着毕业问题的临近,乔治和萨莉的关系渐渐疏远。
  乔治有一个精神导师,叫做达斯汀。他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今年只有25岁。在达斯汀的建议和鼓励下,乔治勇敢地向萨莉表白,找回了爱情,重新拾起了自己遗漏的功课,并第一次地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一句话评论
拥有一个出色的年轻的演员阵容,加文·维森的这部处女作不仅显得老练而沉稳,而且还给青少年爱情片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
——slated.com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小成本独立片。两位主角在片中的表演非常精彩,而且加文·维森在这部处女作中展示出来的才华让我们更为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
——moviefone.com
影片和《朱诺》有些相似,但这并不是一部具有极强话题性的电影。而且影片的主题也并没有脱离传统的青少年电影的范畴。在圣丹斯这个地方,这样一部电影只能说是泛泛之作。
——joblo.com
幕后制作
  令人欣慰的处女作
  影片的编导加文·维森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这部名为《考试过关的艺术》的影片是他的处女作。在这部影片中,他塑造了两个内心孤独、敏感脆弱的学生形象。在普通的意义上,他们都不是什么典型的好学生,可是在加文·维森的影片中,他们却显得异常可爱和真实。影片在圣丹斯上映后,就被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的探照灯公司买下了本片的发行版权。探照灯公司的负责人说:“《考试过关的艺术》是一部令人欣慰的处女作,演员的表演自然而且令人愉悦。这是加文·维森的第一部电影,所以我们觉得能发行这样的影片,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拍摄这部电影,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导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且在加文·维森的设计中,这还是一部以小见大、用真情感人的电影。这对他的导演功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文·维森说:“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时时刻刻都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电影下载,换句话说,就是要明白影片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在拍摄的过程中渐渐地用故事把主题塑造出来。一开始,我为影片设计了一种励志的主题,两个年轻人在成长中不断面对困境并不断摆脱困境的故事。后来我发现这个故事并不算好。于是我修改了剧本,重新修改了主线。把故事放到了角色的内心深处,让他们去感受生活的不愉快,并且真正去面对人生。”
  影片有着无穷的情感力量和令人动容的故事,而且两个主演也是因为孤独感和气味相投而走到了一起。谈及这种情绪和一见如故的情感,维森说:“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可实际上,我们是不够了解自己,而且还不敢去面对未来和今后。就好像影片里的男孩和女孩,他们都以为自己找到了同类,可实际上他们都是不够了解自己。后来事情起了变化,外力促使着我们去认识自己,并且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所以电影中两个人的爱情有了起伏,随后两个年轻的主角都开始在逆境中学会了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这种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部电影把这种情感体验单独拿出来描述了一番。”
  出色的年轻演员
  和初出茅庐的导演相比,影片的两位主角--虽然很年轻--但已经俨然是电影圈中的老手。他们分别是弗莱迪·海默和艾玛·罗伯茨。这两位演员都是好莱坞90后的代表人物。前者和约翰尼·德普合作了手机电影《寻找梦幻岛》和《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而后者则在《南茜·朱尔》和《说来有点可笑》中大放异彩。谈及和两位“影坛前辈”的合作,加文·维森显得非常满意。他说:“拍摄这部电影,最让我满意的部分就是两个小演员的表演。他们都是拍摄大制作的电影长大的演员,所以能在这部独立电影中担任主演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相反,倒是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演技水准让我大吃一惊。他们都习惯了并不轻松的拍摄工作,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能全力以赴并且孜孜不倦的工作。在他们的鼓舞下,我也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了影片的拍摄之中。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影片拍摄得非常顺利,顺利得都出乎我的意料。有的时候我就默默地看着监视器,看到我从来没有料想过的场景被他们简简单单地表演了出来--可以说这是我在片场最为满足的时刻。因为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很多其他的演员几乎都是义务来‘帮忙’的,我也很感激他们。没有这个集体,这部电影不可能会被这么顺利地拍摄出来。”
  谈及出演这么一部小成本的独立影片,艾玛·罗伯茨说:“这部电影很有意思,而且我个人也很喜欢这个剧本和这个人物。独立电影的拍摄和其他的电影并不太一样,有的时候因为人手不足,有些工作人员会身兼数职。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整个剧组和片场都会很融洽,大家到最后都变成了好朋友。”而来自伦敦、最近出演了不少独立制作的影片的弗莱迪·海默则表示说自己很喜欢小成本的影片。他说:“独立电影总能让你找到一定的共鸣和同感,这是我喜欢独立电影的原因。拍摄这部电影的经历很愉快也很轻松。维森是一个很简单的导演,他并不会和我们说太多,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给了我们的表演很高的自由度。”
花絮
·本片是加文·维森的长片导演处女作。
·影片参加了2011年1月的圣丹斯电影节。当时,这部电影还叫做《家庭作业》(Homework)。
·影片2010年4月间在纽约拍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zhyq713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2-1-31 17:12: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330

帖子

153

积分

龙之子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3
板凳
发表于 2012-2-1 11:21:1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年轻演员的出色处女作

0

主题

330

帖子

153

积分

龙之子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3
4
发表于 2012-2-1 11:21:2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年轻演员的出色处女作
wcg4444 该用户已被删除
5
发表于 2012-2-2 21:50: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wcg4444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2-2-2 21:51: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531

帖子

199

积分

龙之子

qy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99
QQ
7
发表于 2012-2-7 13:08:4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日本片里面最近几年后门的内容日益增加,是社会接受度真的增加了,尝试的多了,还是只是迎合欧美观众口味呢
qyq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梦幻天堂·龙网

GMT+8, 2024-6-10 20:53 , Processed in 4.33332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